6月12日上午,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汉隆重举行。省委书记应勇出席大会并强调,
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,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强化科技支撑,进一步加强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,培育壮大创新主体,培养造就创新人才,坚持应用导向,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
会上,应勇向2019年度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奖者刘经南院士颁奖,并请他到主席台就座。省委副书记、省长王晓东主持大会。省政协主席徐立全,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、常务副主任王玲出席。副省长肖菊华宣读《省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》。省领导和刘经南院士向2019年度省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颁奖。
应勇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体获奖单位和人员表示热烈祝贺,向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。他说,近年来,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科技创新事业取得长足进步。
特别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,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分夺秒、日夜奋战,为武汉保卫战、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。”应勇指出,
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“双胜利”的重要支撑,全力推进新冠肺炎科研攻关,深入探索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。
要把支持加快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作为重要抓手,以科技创新助力打通生产、分配、流通、消费各环节,畅通产业、市场、经济社会“三大循环”。
应勇强调,
要加强创新体系建设,提升科技创新能力。
要建强用好创新平台,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平台、国家级创新中心建设,立足产业基础优势谋划推进大科学装置建设,以共性技术平台赋能产业创新。
要推动湖北光科学基础研究和光产业培育发展更加紧密连接,深度融合、相互促进,把武汉光谷打造成中国光谷乃至世界光谷。
要培育壮大创新主体,进一步突出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培育更多行业龙头企业、更多细分领域“小巨人”企业。
要培养造就创新人才,切实把“惟楚有才”的美誉变成“楚才在鄂”的人才优势,进而转化为“楚才兴鄂”的现实生产力。
要全面提升创新能力,强化关键核心领域技术攻关。
“既要增强‘钱变纸’的能力,通过科技活动,形成更多科技成果;又要增强‘纸变钱’的能力,使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”应勇强调,
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,增强科技创新实效。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做好基础研究的同时,要把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作为主要导向和衡量标准,切实使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、社会需要、市场需求紧密对接,让科技成果奔着应用去。
要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改革创新,给经费管理松绑,给项目管理放权,给科技人员减负,给人才流动清障,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开发和转化科学技术的积极性。
要搭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,健全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,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应用,让科技人员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中真正实现“名利双收”。
应勇要求,
各级党委政府要主动作为、奋发有为、担当善为,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,当好服务科学家和企业的“店小二”,强化政策执行落实,优化创新创业服务,让一切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创新创业愿望得到鼓励、行动得到支持、劳动得到尊重,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成绩,谱写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
王晓东说,
要只争朝夕抓落实,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,抢机遇、抢时间、抢要素,抓紧建平台、推项目、聚人才,打造内陆科技高地、人才高地、创新高地。
要精准精细抓落实,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“两个轮子”一起转,坚持大学校区、园区、社区“三区”融合,坚持提升科技供给、加快成果转化一起抓,实现“钱变纸”“纸变钱”的良性循环。
要务实担当抓落实,当“干将”不当“论将”,坚决落实系列优惠政策,加大松绑、放权、减负、清障力度,坚决打通制约科技创新的难点堵点,为夺取“双胜利”提供强大支撑。
会上,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黄旭华院士作视频发言。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奖者刘经南院士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奖者闫大鹏教授、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奖者张海鸥教授分别发言。
省领导王瑞连、王艳玲、周霁、王忠林、李乐成、刘雪荣、肖菊华、张维国分别在主会场或分会场参加会议。
2019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26项,其中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项,自然科学奖28项,技术发明奖27项,科学技术进步奖244项,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奖11项,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15项。